快评丨科隆新材IPO:供应商“隐身”,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成隐患

快评丨科隆新材IPO:供应商“隐身”,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成隐患

2024年9月23日,陕西科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隆新材”)即将迎来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的IPO审核。然而,在此关键时刻,公司的一些商业行为和人事变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最引人注目的是,此前作为公司前五大供应商之一的宁波科启液压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科启”)在最新的招股书版本中被完全剔除。这一变化不仅令人费解,还牵扯出一系列关于关联交易、利益输送以及公司治理的质疑。

科隆新材与宁波格来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格来特”)之间的转贷行为尤为值得关注。据经济导报报道,科隆新材通过宁波格来特进行转贷,这不仅反映出双方之间可能存在特殊关系,还表明公司可能存在不规范使用银行贷款的行为。尽管科隆新材对此进行了澄清,但此类行为仍需引起监管层的高度关注。

更加蹊跷的是,在转贷行为发生后不久,宁波格来特便启动了简易注销程序,并将所有业务转移给了新成立的宁波科启。这一系列动作引发了外界对于两家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平与科隆新材实际控制人邹威文、穆倩夫妇之间关系的猜测。宁波格来特在注销后仍有业务活动,而宁波科启却鲜有公开信息,这使得人们不得不怀疑是否存在某种形式的利益输送或者关联交易。

除了供应商问题外,科隆新材的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也成为另一个焦点。报告期内,两名核心技术人员相继离职,虽然科隆新材称已做好交接工作并新增了其他技术人员,但这依然无法打消市场对于公司技术实力和团队稳定性担忧。特别是在IPO前夕,这样的变动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另外,科隆新材长期以来大规模使用退休返聘人员的做法也值得探讨。尽管返聘人员可能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但过于依赖这部分群体也可能导致人才结构老化,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科隆新材在IPO前面临着供应商问题、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以及人才结构方面的多重挑战。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公司的内部治理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审核过程中,科隆新材能对上述问题给予充分解释,为市场提供一个透明且可信的企业形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创新观 » 快评丨科隆新材IPO:供应商“隐身”,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成隐患

相关文章

评论 (0)